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官微@无锡发布 在10月14日受到各种性质的火力攻击,这从新京报写了那篇传播较广的评论可以看得很清楚。它挑选且怒斥了@无锡发布 中一个关键词“假慈悲”,作成一篇文章。总体上看,@无锡发布 正在将自身搞成一个舆情案例,也算是求仁得仁。
 
作为一个地级市最高级别的微博出口。@无锡发布 在全国的官微排位赛中名列前茅。这在一些官方色彩的评比中有历史记录。它受到好评的是对民生事务的迅速回应,并将问题@给相关部门解决。在塌桥事故之前,@无锡发布的长项都以集中“内宣”。
 
塌桥事故对@无锡发布 的挑战,在于它是一个全国议题,声势迅速蔓延,这让@无锡发布 措手不及。事故发生在晚上6点多,正是公务员下班的时间,@无锡发布 似乎没有足够的应急机制来处理这样的议题,所以出现了暂时性失语,因无法满足信息需求受到批评。
 
对于这个事故,相信无锡内外的人会在判断上有落差。对@无锡发布 这种擅长政务信息的官微,对焦点性的社会新闻恐怕缺乏深刻的认识,低估其传播的重要性,无法在第一时间判断出事故的影响力,恐怕也是一个原因。机制匮乏+判断失误并非全部。
 
一个地方发生全国关注的突发事故,当地应对的整体素质首当其冲。对这么一个事故,需要进行的信息应对涉及许多方面的定性。@无锡发布 既无法超越行政层面的应对举动,又无法以机构媒体的身份进行报道。这是政务官微左右为难的实际情况。
 
这件事其实强调了一点,官方的“xx发布”不是媒体,而是信息公告栏。它的长项是作部门间沟通,上下联系。但通过这次事件确实也提出一个问题,官微如何应对社会事件澎湃的信息需求。@无锡发布 的表现是一种常见方式,难堪的静默,于是风评走低。
 
在突发性事件演绎成全国议题的情况下,沉默也许是次选项,但在无法做出跟随动作后,继续保持原有的发布节奏,则会构成灾难性的官微事故。事故发生一小时后、两小时后,@无锡发布在发布房贷利率等新闻,这无疑激发渴求信息与定性的网民愤怒。
 
这是事故发生当晚的官微表现,因为缺乏应急发布机制,并且因官微身份无法在信息流程上占优,导致@无锡发布 的外部评价全线崩溃。伴随着事故的处理工作受到全面指责,@无锡发布 在最初积累的郁闷,终于在13日夜里9点钟爆发。
 
在这条饱受诟病的博文中,@无锡发布 发表了 标签为#太湖e评#的文字,强调“在重大事故面前,我们该做的是关爱与理性!”。它diss了比调查“飞得更快”的现场视频传播、网络谣言、新闻嫁接,抨击“自媒体假慈悲博眼球式的祈祷”……。
 
从外在的实际效果看,官微亲手上紧一场舆情灾难的发条。但在这里要提醒的是,兴许存在着内外两种评价,外界恶评的行为,或许在内部会得到赞赏。所以,就@无锡发布 这条微博的影响,很难用“自杀式微博”来形容,外战与内战,站位很不一样。
 
@无锡发布 在一天之间从应对失措的失语,到情绪饱满的讨伐与谴责,外人无法知道它内部发生了什么。但表现出来的样子,似乎与事故现场采取的强硬隔离是一脉相承的。因此,@无锡发布 从始至终都与事故处理的行政节奏亦步亦趋,它都是规定动作。
 
分析@无锡发布 这条微博的文本,是评论者可以引申评论的一个角度。但最值得注意的,不是它说了什么,而是它为什么这样讲。作为一个信息公告栏,在这一刻它所有讨巧卖乖的运营小策略都退后,袒露出一个官方账号的本来面貌。
 
许多官微运营者都试图引入柔性的发布机制,早上请安、晚上晚安,有的中午还午安,并糅合搞笑逗趣的格调,来提高官微的亲和力——实际上就是一种伪装。@无锡发布 唱的这一出,及时打破用户对官微不切实际的幻想,撕掉伪装作自己,这很好。
 
稍加辨析,@无锡官微 这条内容的主旨,其实是矛盾的。但凡那些影响重大的事故处理,“关爱”和“理性”都是很难同时达到的,要“关爱”就很难“理性”,要“理性”就无法“关爱”。削去主语后,它们只能是口号,官方的行动往往远离它们的字面意思。
 
但有意思的是,@无锡发布 发布此条文博的动机是什么?可能有两个,一是试图通过这条短评来体现自身的“媒体”属性,作出更逼真的“伪装”;第二个目标,可能想挽回前晚的失态、失利,为权威性做一个紧急充值。它较劲的不是网友怎么说,而是它本来是什么样。
 
是时下的信息环境下,随着一些重要的生态变更,一些原本很有希望的媒介发展前景被深刻改变。作为改变的后果之一,是官方的权威全面碾压社会权威,蓝底白字的警方公告制造了新闻时效的寒蝉效应,就是很好的例证。权威的易手是信息发布格局变迁的硬指标。
 
什么是媒介素养?一个基本点就是了解权威的类型,在信息流中的竞争、压制与张扬。@无锡发布 这条微博的站位是居高临下,姿态是训斥式的,表达的是一种对社会舆论场的贬低。它流露出来的立场,不是乐见意见市场的竞争,也不是督促披露事故真相。
 
它说的那些确实存在,但回避了成因分析,无视逻辑关系,将各种属性的信息传播现象捆绑在一起做道德批判。这么做之后,一个官方微博终于将自身推上了事故舆论的前台,信息发布者成为“信息本身”,等于赤膊上场,而且捞不到便宜。
 
这也是@无锡发布 改变人们对江南印象的一次传播翻车事故,没想到江南腹地的官微竟然如此彪悍,像黑旋风李逵一样,一板斧“静默无声大法”,再来一板斧“叱令网络德性大法”,两板斧下来,不说风评走低能维持多久,起码会在官微史上留下一个章节。
 
以吃瓜的超然站姿站远了看,@无锡发布 引发的舆情烈焰,以一己之力维持了事故的热度——迄今为止,除了@无锡发布,尚无“有关部门”登上事故处理的前台——这是@无锡发布 对兄弟部门的“关爱”,它能不能收服社会人心尚且两可,但大概率可以获得同侪喝彩。
 
其实,经过这些年的变动,政府机构已经比从前更受民众喜爱,像交警、公安等官微优势单位,收获日常拥戴早已是轻而易举。但围绕@无锡发布 的次生舆情,似乎看到对官方权威的拜服,在特定事件中并不稳定,一夜回到解放前,也不是不可能。
 
 抛开@无锡发布 的应对动机、效果不谈,这起靠次生舆情维持核心舆情不倒的案例,估计早被那些挖地三尺找课题的新闻传播学老师们拿了去,将会演变为舆情应对课的鲜活案例、考研试题、申论等等。从这个角度,@无锡发布 做了比掩护同侪更多的微小贡献。
 
题图当代水墨,作者新浪微博@秃头倔人
话题:



0

推荐

宋志标

宋志标

72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我是照相的。个人微信公号:旧闻评论,ID:jiuwenpinglun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