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址,弧度工作室、狐狸罐头:流浪地球,迷乱人间丨舆论纷争全景记录
2019年春节期间,《流浪地球》成为横扫影视和舆论场的现象级电影。
在票房刷新相关纪录的同时,电影所引发的争议和站队,也是创纪录的。各方争议早就超出纯粹的电影审美冲突,而是夹杂太多文化认同、民族情绪甚至意识形态站位。
我们试图梳理舆论纷争演变的过程,呈现不同立场的不同观点,探究舆论争端背后的群体生态,以及舆论汇集所反映出的世道人心。
1苏联制式电影美学的中国化?
翻查朋友圈可以看到,至少在2月4日,《流浪地球》当天预售突破亿元时,无论是赞誉还是贬低声浪都还没有出现,人们还能以电影的方式谈论它。回望这些天跌宕起伏的舆情,那是一段难得的平静时光。
公众号“娱理”2月3日发布了《关于<流浪地球>的50件事》,写法上还是偏向传统的娱乐报道。除了演职人员之间插科打诨的常见描述,作者以导演郭帆为主线,详细介绍了这部电影的制作过程:四五次预算超支是怎么化解的,编剧是如何抽取刘慈欣一两百字演绎整个故事的,电影道具如何土法上马,特效制作上如何克服困难等等。
这是一个非常纯粹的电影制作花絮总集,比较清晰地揭示“这部中国科幻第一片究竟是如何诞生的”。当然,它也只是在说能说的部分,不能说的,自然是打死也不会说。
值得一提的是,除了事实部分,娱理工作室也是首个详解《流浪地球》制作班底有意识地进行中国化探索的公号。
编剧严旭东说,“我们这个民族特别渴望看到国家和民族崛起的一天,在当下今天,对民族地位还是有信心不足,放在科幻电影上信心更是不足。所以在解决语境问题上,我们花的时间最长。”
对标好莱坞的美制科幻片,这位编剧更直白的表述是,“比如世界发生空前灾难,为什么拯救地球的不是美国人,而是中国人。我们要通过剧本让大家相信,我们选了中国人,这么一帮人怎么化解这个世界性的灾难。”
面对好莱坞同行对电影大纲的疑惑,“当地球出现危机时,中国人为什么不是离开地球,而是带着地球跑路?”
郭帆的回答是:“应是自己刚买了房子,房价贵,得带着房子离开。但后来往深一想,这是跟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有关。”[1]
不难发现,《流浪地球》后来引起的争议,可以溯源到导演阐释。换句话说,后期针对这部电影的批评,并非是批评者无的放矢,而是与导演思路、制作方向有着完全相反的看法。
导演用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来解释好莱坞对《流浪地球》基本逻辑的质疑,也算是很有文化的表现了。但正如批评者指出的那样,所谓中国人安土重迁的传统,既没有被历史证明,也不符合城镇化汹涌澎湃的当下。
也可以说,《流浪地球》从它被引入电影制作车间时,就被设定了一个“讲述中国故事”的钢铁框架。这个文化自觉的框架结构密布所有制作流程,即使电影引用了西方先进的制作团队和技术,也是为强化这个结构来服务的。
《流浪地球》的制作思想是中国化的,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电影版本,是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”在新时代的专门实践。
在视觉体系的营造上,《流浪地球》在找到文化自信与理顺话术之后,也有意识地与好莱坞保持距离。
“在众多美学流派中,郭帆最终选择了苏联式的重工业美学风格与中国现实情况相结合。”
是不是一下子就能浮想联翩太多情节?
当然,这已经是昭然若揭了。
可以负责任地说,《流浪地球》的中国化配方、力求国产的制作工艺,包含着科幻电影制作者要求电影国产化的理想,也切中舆论场中的痛点,极大地撬动了以民族自豪感为卖点的票房市场。
这是精耕细作的谋略与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双重结合。
2审美真的无法交流吗?
《流浪地球》大年初一凌晨上映,对于几代中国电影人所追求的,郭帆导演团队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卷。接下来要看中国观众的答案了,请加油。
2月5日凌晨,有海归经历的电影业者安洳誼如此评论。
在问题丛生的现实下,答案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出。这部被描绘为吴京豪投6000万的“前景不被看好的科幻电影”,截至2月13日13:25票房已经达到26.72亿元。
被誉为“国内第一部真正的科幻电影”,“开启中国硬核科幻电影元年”的《流浪地球》,领跑春节贺岁档。“不仅如此,《流浪地球》也打破了由《唐人街探案2》创造的19.11亿元的春节档单片票房累积纪录,成为目前中国影史上春节档票房最高的电影。”[2]
各种赞美蜂拥迭至。
观众“巴伐利亚酒神”在《流浪地球》的豆瓣评分为8.4时写下了观影感受:
优点和缺点都十分突出的电影。先说优点,算的上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,尤其视觉效果非常出色。红色防护服和大型载货车的设计极其出彩,完全击中了我的审美,如果出周边玩具的话我一定购买!再说缺点:场面足够宏大了,但有些空。个别台词太尬,个别演技掉线,个别煽情过头。而大刘原著里的那种悲悯,没有表现出来。
“大刘”是刘慈欣粉丝对他的昵称,这个称谓中具有一种无法掩饰、不加掩饰的崇敬与怜惜之感。
“简言之,流浪地球是一出无法回头的壮烈,一种不抱希望的绝望。苦涩的成分,原本应该大于燃烧的。”
“被击中审美软肋”的当然不止这位“西方酒神”一个人,他的评价被截屏流传。新榜创始人徐达内在朋友圈既高兴又期待,“《流浪地球》很超出期待,中国科幻能拍这样相当厉害,刘慈欣的作品看来也不是非得给好莱坞。”
用作品说话,赶英超美,有了票房经济基础。
审美一向挑剔的作家贾葭也加入到赞赏者的队伍中,
前几天姬少亭说即将‘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’,今天看了《流浪地球》,确实如此,除去一些小瑕疵,堪称是国产电影的一大台阶。不过我始终疑惑的一个点是,为什么没有党委……
在中国舆论场中存在着一个比《流浪地球》还要硬的“硬核”定律,不反转毋宁死。就在盛赞簇拥时,批评已经上路了,但在开始,批评也是委婉的,往往带着三七开的意思,以符合朋友圈给予的心理压力。
观众“扼腕”说,
流浪地球,看之前:国内要拍科幻,别毁啊?有吴京,太空战狼?看之后:真香……一细想台词情节剪接人物煽情都有硬伤,但还是觉得挺好看……土产科幻小说狗,参上。
真假科幻迷一同致敬的盛况之下,同为编剧业者的上官乱发出了肺腑之言,女性视角,对原著、改编、导演完全持贬低立场,一个也不饶恕——
《流浪地球》非常刘慈欣的风格,就是一个科幻论文作者非得要写小说的那种感觉。人物扁平、刻板、面具化,女性无一不是冲动、短视、小气的形象,再加上充斥全篇的战狼精神……三分,全部给硬科幻和特效。吃个火锅压压惊。
这是一个转折点。而且就发生在2月5日,反转来的比北京的大雪更早一点。电影评价阵地“豆瓣”上已经是乌云密布、战况惨烈,拥趸与反对者鏖战刚刚拉开序幕。
”观众“嘟嘟熊之父”的气愤溢于言表。
还能更土更儿戏一点吗?毫无思考仅靠煽动,毫无敬畏仅余妄想。好的科幻片应该首先承认人类的无知,并跳出人类的视角去看待人与宇宙的关系,而不是一头扎入狭隘的家庭纠纷与大国情怀中自作聪明自我感动。被吹到不行的特效如同导演抡圆了膀子朝观众脸上砸各种金银珠宝……所以评价《流浪地球》很简单,你把片中所有角色换成美国人,然后再想想自己愿意打几星。
批评者敏锐地捕捉到《流浪地球》的意识流向和文化设置,直接向影片的框架结构开炮。
观众“路有冻死宇”说,
快要把我震死在影院座椅上了。影片有科幻设定而无科幻精神,每个人物都处于被集体主义长期坑害的大脑缺氧状态。尬燃尬煽加尬聊,镜头交代极其潦草,你在片中常常能看到这种剪辑:前十秒任务车辆行驶在一条高空坠物加地面崩坏的险境,观众紧张得脚趾头都弓起在鞋里,而最后脱离危险的瞬间却被离奇地省略……
这么长一段话可见是观众本人了,还有一句话的刻薄,“失望 一群聒噪的角色让人忍不住觉得地球还是毁灭了比较好”。豆瓣用户“我是大鹏啊!”真是一点也不客气。
观众“cobain”很理性,辩证地看电影,却也直言不讳:
不能因为它是首部本土科幻片就蒙蔽了双眼打高分,对吧。看完要说的仍然是中国电影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想必“cobain”年纪轻,没有精确使用定语,实际上1980年上映的《珊瑚岛上的死光》就已经算国产科幻片了。《流浪地球》对标好莱坞科幻片,所以,即使贬低它也要实事求是。
3刘慈欣不懂女权?
就像所有能够成为话题焦点的电影那样,《流浪地球》“好不好”的争论除了在“想它首先是不是一部真正的电影”“它的完成度有多少”等技术上发生,必须必然还要过渡到更高的论争层次,那就是文化和哲学层面。
被认为是“聒噪”“集体主义迷思”的文化设定,在专栏作家邝海炎那里有不一样的感受,
看《流浪地球》,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,有家可回才是幸福的人。
编剧上官乱心意难平,继续发朋友圈直抒胸臆,
刘慈欣不懂人,尤其是不懂女人,因此塑造出来的人物都非常僵化,完全不像是生活中的人物。他的女性人物更是直男想象中的狭隘形象。最重要的是,他作品里的法西斯主义或者说达尔文主义+国家主义,让人不得不毛骨悚然。所以,《流浪地球》是个真正意义上的‘刘慈欣配武警’里程碑电影。
她赞成的是左丘失明的长篇影评《流浪地球,不及格》,这也是在社交媒体流传较广的贬抑性影评之一。
“流浪地球是一部不及格的电影,对这部不及格电影的普遍吹捧,那些看了提前点映纷纷叫好的写手和大V,只能让我怀疑他们的人品与审美。”[3]
审美之争,才是两边阵营的分界线。
吴京在战狼系列中的文化设定,被顺利地引入到《流浪地球》的讨论中。一种解读随即升腾:流浪地球展现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遭受毁灭时中国的解决方案。吴京的粉丝们,就此将地上战狼情结圆满地嫁接到太空战狼想象中,实现了更大空间、更高境界的颅内高潮。
在这种文化自信的加持下,《流浪地球》的粉丝开始以阴谋论评估批评者的动机,并且在“豆瓣”这个平(zhen)台(di)上对打一星观众提出了严肃的警告,乃至于追击。
蒋松筠在公号“创业邦”著文,总体上客观理智,讲理也很清晰,却也认为“豆瓣打分透着一股诡异”,
形态上看,它分布成一个倒三角性,是标准好片的打分形态。但诡异之处在于,在热门短评中,却出现大量的差评,并且均得到很高的点赞量,前20个短评中,有高达12个是一星或二星评价。[4]
虎嗅网作者mrpuppybunny说,
从《流浪地球》上映到现在的7天时间里,它经历了‘中国科幻拓荒之作’‘中国科幻元年’‘流浪地球一小步,中国科幻一大步’的褒奖,和与之相差甚远的1星差评,豆瓣评分从8.4滑落至7.9,评价两极分化:好评率68%,差评14%。[5]
电影院成了豪情的主场,豆瓣则成了评价的战区。一星差评成了后者的武器,用以抗拒票房的商业攻势。
一些战狼粉继翻墙出击、灌水攻击等战术之后,又发明了新的战法。2月11日,《流浪地球》的拥趸杀进App Store,给豆瓣打一星,“目前,豆瓣App的评分跌至1.8分,恶意差评还在不断增加。”[6]
这种人仰马翻、殃及池鱼的场面让人不由得想起郭帆设置影片文化内核时所言,“我们人多”,这大概就是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”的文化内涵吧。
就像之前卷入的每一次纷争,豆瓣官方迅速行动,紧急处理这次非常中国特色的人间碰撞。
2月13日下午,@豆嬷嬷 发布情况说明称,
从2月5日(电影公映)到目前,共计处理2440条违规内容,禁言47人;对有“骚扰、辱骂或不友善”行为的用户进行了封禁以及禁言30天的处理。而针对“收买用户有偿修改评分”的传言,经查系用户恶作剧,鉴于其造成的影响,站方也进行了相应的处罚。[7]
很难说,到底是刘慈欣吴京粉丝占了上风,还是批评者赢取了评价空间的胜利。但争论仍在继续,矛盾依旧深刻。
但一个非常魔幻的现象出现了,由于大量用户下载豆瓣APP然后打一星,豆瓣访问量激增,下载量前所未有地集中爆发,进入社交榜单前20,超过了陌陌。
“苹果软件商店的编辑觉察到了这一趋势,顺势将其列入推荐App,然后清理掉恶意一星的评价,目前豆瓣的评分仍然是4.7分(满分五分制)。”
豆瓣在无妄之灾,以一种富有喜剧感的方式进入得以转换为它意料之外的成果。
大型命运轮盘赌,谁也不知道花落谁家。真是一个魔幻与日常相拥舞蹈的时代。
4自由主义者又分化了?
纵览《流浪地球》在批评者那里的分布情况,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,自称或默许的自由主义者在这部影片前出现了分化,并不像他们给外界的印象那样是团结的铁板一块,实际上“含京量”高高低低。
一部影片能否就此改变他们的价值观,不敢说。但看不看影片,前后的观点出现了变化。
媒体人Vivian Wu曾以冷眼旁观朋友圈对《流浪地球》的立场差别,总体上对影片抱着不信任的态度,
在一个我信任的好友建议下,我改变了主意,去看了流浪地球。发现还是很值得一看的。
虽然故事和桥段转折上有无数漏洞,让人不断出戏想去琢磨一下,能看得出所有编剧上的动机,但视觉效果非常好,灾难感营造得很成功,让人很绝望,结尾是非常典型的好莱坞类型结尾。
最终,她给影片打7分。
正如影片中无处不在的意识形态痕迹,《流浪地球》的内核不可能轻易改变,宽容分可以打给特效、剧情构思、台词和表演,但很难打给意识形态。意识形态是一个是否命题。演员是否是电影的工具,个人是否是集体的工具、故事是否是意识形态的工具——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存在渐进改良的余地。[8]
与上述摇摆派、辩证派不同,仍有坚定的批评者毫不动摇。自由主义者“苕苕哥哥”连发两条朋友圈,毫不迟疑捍卫反对立场——
有人说,《流浪地球》里,中国校服怎么还是那么丑?我倒觉得这是该片为数不多的符合逻辑之处:科技进步审美落后,四肢发达头脑简单,正是现实中国和不知何时改变的未来中国。
《流浪地球》除了特技,没有任何其他惊喜。对它的追捧,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中国电影尤其是中国科幻电影的超低预期上,这就像中国足球队,居然对阵韩国时有了一次射门,毕竟之前连禁区都没有进入过,所以全场欢呼这是划时代的一脚也没有错。
我们知道,当一个人使用中国足球作为比喻时,说明他对所言之事已经不抱希望。就比喻本身而言,当中国足球成为给《流浪地球》打比方的依据,说明这个比喻完全不顾及比喻的尊严和底线了。
那么在赞美和贬抑之外,还有没有第三条道路?看来是有的。
我的朋友海涛保持着一贯高水准的审美警惕,
我才不会去看什么《流浪地球》,因为就算给它打低分、骂它,你也变相参与了主流叙事,成为大众趣味的一部分。当然,不看主流商业片也会有一些损失,比如没办法参与朋友之间流行话题的讨论。但最好的反抗确实就是忽略它(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),同时建立起自己的另类趣味。
一个不那么准确的感受是,“中国制造”在经受了现实中的压力测试后,依旧保持着全面出击的势头,并且弥漫到文化产品上。也许不那么真切,但似乎确实存在着某种超大型的意识重塑的实验性疗法,以前所未有的技术铺陈与大规模的受众为对象——主动策划也好、顺水推舟也罢,正被饶有兴致地推动着。
那是一种上帝才有的视角,那是一种与上帝无涉的野心与鸟瞰。
题图当代水墨,作者新浪微博:@秃头倔人
(原文有改动)
参考文章:
[1] 见娱理:《关于<流浪地球>的50件事》
[2]见光明网:《流浪地球》火了 吴京:即使拍烂了也比没人拍强
[3] 见左丘失明:《流浪地球,不及格。》
[4] 见创业邦:《<流浪地球>吴京为什么不招人待见?》
[5] 见虎嗅网:《打一星者,虽远必诛》
[6] 同上。
[7] 见网易:《豆瓣再回应:已封禁违规账号 “收钱改一星”系恶作剧》
[8] 见好奇心日报:《票房春节档表现不好,《流浪地球》是唯一的票房亮点》
0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