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反面看,不善于 在其他浮冰上建造自己的房屋 很像是善于等待 好些个冲破黎明并得到 辜负荆棘,起风天才能说出的温柔 具体的命运飞流直下 流转于不算牢靠的人间链条 某段凝固饱蘸波涛 临时的十字架道路划伤曲径交叉 自然也无意的堆积 察觉生活透明起来 只相隔一次乐观的距离就掌握 在粉碎中闪烁、镇定 重返余光边缘那面粉的塑造 不再认为此生无恙的父子懒语时间
媒体业者在大陆记者节这天,一直有“必须说点什么”的压力。这种压力来自于要想外界解释自己,对内也争取一点共识,大概就是以结同心的意思。它也是一种在场证明,作为强烈起伏的“不在场”焦虑,媒体中人算是受够了,想以呐喊释放一下。 一年年这么过下来,驱使记者节表达的基本情感,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坠落,整体上是往下,本着非乐观去。非乐观,不等于悲观,就是非乐观,很有一点超越非此即彼的感觉。而后,所带动的围观者...
滴滴在7日晚修改了顺风车重返市场的试运行规则,所有用户服务时间都是5:00-20:00,原本女性用户5:00-20:00、男性用户5:00-23:00的规定不再适用。这番调整,回应了舆论中的批评,也再次让外界见识滴滴公司随性的政策设计。 这次修改,让一部分论者很有“早知如此何必当初”的优越感。在前一天滴滴的顺风车新政饱受“歧视论”攻击时,这些论者坚持认为晚八点之后拒绝女乘客,不是歧视,而是在复杂局面下对她们的保护。针对歧视...
官微@无锡发布 在10月14日受到各种性质的火力攻击,这从新京报写了那篇传播较广的评论可以看得很清楚。它挑选且怒斥了@无锡发布 中一个关键词“假慈悲”,作成一篇文章。总体上看,@无锡发布 正在将自身搞成一个舆情案例,也算是求仁得仁。 作为一个地级市最高级别的微博出口。@无锡发布 在全国的官微排位赛中名列前茅。这在一些官方色彩的评比中有历史记录。它受到好评的是对民生事务的迅速回应,并将问题@给相关部门解决。...
补记: 拍最后这张照片时,小广场上刮起凉风,散落周边的摩的司机们发出突兀的惊叹。闪电乍起,惊现在东南两栋楼宇间的夜空。被拍摄者的裤裙被风吹紧裹起,她似乎沉浸在气氛中,与侧面的男人讲着话。他们距离一米远,各自斜斜站着,此时微微挪动身体,调节逐渐强劲的凉风,路人寥落。更多垂直的闪电出现在东北夜空,霹雳中照见王棕的阔叶,犹如惊鸿一瞥,震慑耳目。恰好此时,地下出来的人越来越少,与暗空骤然加密的形势形成比对。天上地下同是紧张,夜里十点半,一场憋了整个白天的急雨势在难免。
沈灏的《人间情书》是易读且费解的。
易读的原因在于,他的诗作是调动意象的写作,天空就是天空,夜莺就是夜莺。即使复杂一些的,比如隐约描写情欲的部分,也能从词语中猜测出来。
这些是他不加掩饰的,也是他诗歌的内容。
费解的部分,在于它们仅仅是诗歌,不是小说,不是散文,甚或不是信件(对他妻子花儿也许是),总之是对实在的超越,是处境的隐喻,是看山不见山的那种。从另外一面说,这也是沈灏的用意,...